学乐器这件事情啊,人跟人之间,真的不一样!
有的人只会弹几首《学猫叫》《回忆总想哭》这些抖音神曲,就敢当个琴行老师了;有的人从自学到放弃,只花了三个星期..…
只有那么一小部分难能可贵的人,日复一日地都在苦练双手的技术,想成为万人敬仰的大神!
然而,真相却不是那么简单!你离大神为什么还有那么大的差距呢?
真正的大神们可绝不止是手上功夫厉害而已,还得有一双对音符十分敏感的耳朵。你听说过那种连一段哭声都能听出是哪个调,还能用琴弹出来的大神吗?具体情况请参考下面视频!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v0506oq1ixs.html
站在音乐的角度而言,视唱练耳不过关,就好比于听不懂别人在讲什么语言。仔细想想,就不就是针对我这种只顾着追求速度的“技术狂魔”吗——虽然手上功夫看着不错,实际上却对自己弹出来的东西是无感的。
也难怪以前跟老师回课时,他有意无意地都会说一下:“你弹出来的东西只不过就是一堆音符,不是音乐,回去多听听大师的作品。”
确实大师级的作品都令人如痴如醉,我也曾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创作出像大师作品那样美妙的音乐。但说真的,对那时的我来说,听大师的作品除了提高审美,对我的技术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,因为我压根就听不出来大师们在弹什么音符!!!还咋学啊?
后来我终于意识到,技术再好,速度再快,如果没有听力上的理解,反馈到自己的创作上只是照搬照抄;反馈到演奏上,也只是学会了某种一成不变的套路而已。而那些听力好的人,才真正拥有了打开大师灵魂世界的钥匙。
所以,与其自己琢磨着苦练琴,还不如大量扒带,分析大师们的手法,动手练琴之前,先动耳朵和大脑——
扒带
扒带,几乎是所有有职业梦想的人都必要掌握的一项技能,扒自己喜欢的歌曲就像跟自己喜欢的女生聊天一样,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她的一切。
扒带能带来很多技术上的提升,例如:和弦用法,节奏上的分配,编曲思维的分析等等!
但对于刚学乐器没多久的人来说,总难免出现这样的“挫败”:信心满满地去扒自己心仪已久的歌曲,却发现听了一遍又一遍,啥也扒不出来!
这实在是太打击人了,甚至很有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,觉得自己没有天赋,自信心被完爆……
首先,这是很正常的,不要灰心!因为没有经过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,是不可能扒得出来的,毕竟扒曲子至少要听得出:
1,音程之间是几度关系?
2,级数进行如何判断?
3,和弦是什么属性?
甚至是属于什么调式?
......
对于没有经过视唱练耳训练的小白来说,这些能力是急不来的。就好比一个情场小白,在面对女生的时候,完全听不懂女生的各种“言下之意”、“话中有话”、“口是心非”……大脑里反馈到信息都是YES,这跟小白听任何单音都感觉是Do一样的!
所以,想扒带就得必须要拿下分得清音高这个基本功,而对于建立音高概念最好的方式就是:大声唱出来啊!
正确的模唱方式极其重要,很多时候,一个刚要建立音高感知的人,唱的Do搞不好是Mi,却总以为自己唱的就是Do。所以在音名都唱不准的情况下,用模唱来代替是一个非常正确且重要的方式。
另一方面模唱音高是个非常考验肺活量的事,所以哪天乐器实在学不下去了,好歹也打下了主唱的基本功,万一实在又不行了,还能为老年生活跟别的老太太老爷爷吵架打下基础!
建立了良好的音高感知之后,下一步就是要把两个音的音程听出来。如果能清晰地听出各种度数的音程。那么在扒旋律跟贝斯这一块就会相对简单多了,同时在解决和弦进行上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!
听出和弦属性才是令人“一个头两个大”的事,大和弦,小和弦,属和弦这三大类的和弦怎么听?尤其是一些“刁钻”的作品上,运用了大量全增或半增和弦,全减或半减和弦,Sus,Add 和弦.……
让人头大的听力,我们应该如何去训练呢?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: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j0719r7vplb.html
编曲
扒带的好处除了对技术上的提升,最狠的就是能快速的提升编曲的能力。
一个有能力扒大量曲子,并做分析的乐手,跟不会扒带的乐手听音乐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,比如周杰伦的一首《比较大的大提琴》。
不会扒带的乐手觉得好,会说:“卧槽卧槽,牛逼,太好听了!”
而会扒带的人觉得好,会说:“底子用了小调布鲁斯音阶的伤感,用ragtime在这基础之上又融合了一些多利亚色彩,简直是把悲伤的快乐发挥到极致啊!”
随便唱一个好听的旋律给扒带有经验的人,他会立马就给配上相对应的和弦进行,做各种搭配,其他的只需要说一句:“你想要什么样的风格?,档次有一千,五千,一万的,要哪一种?”
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伤害啊!
扒带除了扒自己学习的乐器,还要扒其他的,例如:钢琴,贝斯,小提琴,中提,箱琴,小号......
其实只要是遵循十二平均律的乐器,对于乐手的耳朵来说都一样的,不一样的只是乐器音色上的效果与演绎方式,所以扒带是学习编曲的音源选择与运用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。
创作与即兴伴奏
为什么练琴之人必须学习视唱练耳呢?
因为练就一副好耳朵,除了可以通过扒带积累经验,来提升自己的技术与编曲的能力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作和即兴伴奏!
首先是创作,很多乐手在创作上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无法得心应手,心里明明很清晰的音符,却因为耳朵上的限制而无法及时反映到演奏上,因此拥有再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情感也只能是“爱在心口难开”。
难道世界名曲就这样和我有缘无分了吗?!我注定写不出流芳百世的好曲子了咩!
这种创作上感到的痛苦,讲真,就像是买彩票中了五百万,然后发现彩票被自己弄丢了一样。
即兴伴奏同样依赖着一副好耳朵,大神们总是对旋律很敏感,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和弦的搭配,也能根据歌手的声音确定调式,简而言之就是相当于一台人肉伴奏机!只需要听多几遍原曲,排练几次,就可以跟乐队磨合得很好,甚至根据自我感觉再优化曲子,还能提醒主唱有没有唱跑调,或者要不要换调?
毫无疑问,这样的乐手,到哪里都有人争抢。
但换作一个耳朵没有训练出来的乐手,却需要花很多时间编配或是扒谱,排练也要磕磕碰碰排几天。很显然,乐手水平的高低就是这么对比出来的。
不管是手上技术还是编曲,创作还是乐队排练,耳朵在这中间都充当着一个总指挥的地位。
但在国内,现在的状况是什么——视唱练耳不被重视,想学都没地方有这门课;传统的视唱练耳教材很鸡肋,等到自己真的扒带的时候,发现教材没什么卵用。
其实,学习教材不如音乐本身重要,学习一大堆教材,没有实实在在扒一首曲子收获多。把听到的东西弹出来,把听力训练和具体的歌曲对上号,才能学到音乐本身的东西!
为此,小冰老师设计了一套听力课程!这套课程旨在让你每一次学习课程的内容,都能在音乐的扒带中得到运用。小冰老师也会将这些年扒带的所有经验技巧分享给大家。
这套听力训练就像闯关一样,每一个级别的内容都有听力测试,当你通过了测试后,再去学习下一个级别的内容。由简入繁,循序渐进,让你每一节课学到的内容,都可以运用在实际的扒带以及创作音乐中!
小冰-《音乐人听力&扒带系统训练营》课程链接:
https://www.iyamusic.com/course/343
了解课程请加课代表微信:swingboy123